电力电缆红外检测


电力电缆的主要功能就是传输电能,一般由导体(或称导电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填充层、内护层、岂装层组成,按绝缘类型及结构可分为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和橡皮绝缘电力电缆等。

通过FOTRIC红外热成像仪能发现电缆接触不良、接地不良、受潮、局部放电、场强不匀、涡流损耗、包接不良、材质不良等的缺陷。


电力电缆红外测温.jpg


电力电缆发热故障检测.jpg


主要问题

  1. 过载引起的发热
    电力电缆在承受超负荷电流时,会产生过量的热能,导致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电缆烧毁或引发火灾。

  2. 接头接触不良
    电缆的接头、终端或接线盒等处接触不良,电阻增大,会导致局部发热,形成热点,增加电缆故障的风险。

  3. 电缆老化
    长时间使用或外部环境影响(如湿度、腐蚀、温度变化等)可能导致电缆外绝缘层老化,电缆内部导体阻值变化,进而导致发热和性能下降。

  4. 机械损伤
    电缆在埋设、敷设过程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可能导致局部温度异常升高。



检测结果与维护建议

1. 结果分类

  • 正常:电缆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异常热点,电缆运行良好。

  • 轻微异常:发现局部温升较高,但未超过安全范围,建议加强监测和定期检查。

  • 严重异常:局部温度过高,可能存在电缆过载、接触不良、老化等问题,需要立即维修或更换部件。

2. 维护措施

  • 过载问题:检查电缆的电流负荷,确保电缆承载在安全负荷范围内。如有需要,可通过分配负载或增加电缆容量来解决。

  • 接触不良:检查电缆接头、终端和接线盒等连接部位,确保连接稳固,清理氧化物,避免产生过热。

  • 电缆老化:对于老化电缆,应考虑更换,或采用加装额外保护措施(如加装绝缘外护层)来延长使用寿命。

  • 机械损伤: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确保电缆无过度弯曲或外力损伤,避免局部发热。



红外检测的优势

  1. 非接触式检测
    红外热像仪通过温度变化捕捉热点,无需接触电缆表面,可以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检测,确保安全性。

  2. 实时温度监控
    能够在不同负荷和环境条件下实时监控电力电缆的温度分布,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潜在的温度异常。

  3. 高效精准的定位
    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电缆发热的具体位置,确定是否存在过载、接触不良、老化等问题,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浪费。

  4. 无损检测
    不需要对电缆进行停运或拆卸,能够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检查,避免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生产中断。


双视云台舱机.png

声热成像仪.png

双视云台舱机

声热成像仪


定期巡检与实际应用

定期巡检

  • 负荷高峰期: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期(如夏季或冬季)进行定期的电缆红外检测,确保电缆的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老化电缆:对长时间使用的电缆进行定期巡检,检查是否有老化或损坏的风险。

实际应用

  • 电力变电站:定期对变电站内部的电力电缆进行红外检测,发现潜在的故障点,避免电力中断。

  • 高压电力输电线路:通过红外热像仪对输电线路的电力电缆进行全面巡检,及时发现过热、接触不良等问题,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 地下电力管道:对地下电力电缆进行监控,确保电缆在地下环境中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温升异常。



案例与效益

实际案例

在某城市的电力输送项目中,发现一段电缆接头处温度异常升高,经过进一步检测发现是由于接头松动导致的电阻增大。通过及时维修,避免了电缆烧毁和电力故障。

效益体现

  1.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预防了潜在的电缆故障和电力中断。

  2. 降低了故障率,通过提前识别温度异常,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故障发生。

  3. 降低了维修成本,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了设备损坏或火灾带来的高昂修复费用。


红外热像仪为电力电缆的温度监测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巡检和故障诊断中。


Category:  输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