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套管主要用在高压载流导体需要穿过与其电位不同的金属箱壳或墙壁处,起到绝缘作用。按绝缘结构和主绝缘材料的不同,将高压套管为纯瓷套管、充油套管、油纸电容式套管等。电容式套管由电容芯子、瓷套、连接套筒和固定附件组成,电容芯子是套管的主绝缘,瓷套是外绝缘和保护芯子的密闭容器。
红外热成像检测既可以发现接点发热等电流致热型缺陷,还可以发现穿墙套管涡流损耗等综合致热型缺陷及套管受潮等电压致热型缺陷。
▲XX市110kVXX变电站#3主变压器35kV侧套管红外检测
通过热像图,我们发现,A相套管温度偏高,可能是一处电压致热型缺陷。现场技术人员查阅《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得知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判断判据:
然后,根据套管热像图上的温度数据,来计算相间温差,得出 A相区域最高温Ar1与C相区域Ar5最高温温差为33.7-30.2=3.5K。经过分析,从红外图像特征以及最大温差为3.5K,故判定#3主变35kV套管A相为电压致热型危急缺陷。
为何套管只有2~3K的温差却是危急缺陷?
其实,变压器套管是将电引入或引出变压器的连接部件,它中心是一根芯棒,外层是瓷套或者其他绝缘材料。由此,我们发现,当使用热像仪对套管测温时,除了上端的连接部分外,套管本体的温度,其实是芯棒透过绝缘油传导出来的温度,而不是真实的芯棒温度。
故而在工作中,若发现瓷套部位有2~3K的温差时,芯棒的温差远远不止这些,因此当发现瓷套部位达到该温差时,设定的缺陷等级都是严重以上。
但是,电压致热型缺陷极难发现。主要原因有3个,其一:温差太小,一般热像仪很难发现如此小的温差,而普通热像仪的验收标准是允许温差2度,这本身就已经达到缺陷的阈值了;其二:套管在变压器上,变压器本身温升很高,是一个强大的干扰源,很容易掩盖套管本身存在的温差;其三:对现场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除现场查阅规范、计算温度外,也需要他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故障判断能力。
如果有一款热像仪,能够解决上述难点,无疑是带电设备红外检测的理想工具!FOTRIC 350+系列专家级电力手持热像仪,专为电力行业量身打造,优秀的成像质量、精准的温度测量让电力设备缺陷无处隐藏。
双视云台舱机 | 声热成像仪 |